第43章
赵庚弟这么说,心里有盘算。常家种了桑林、麻地,办了“小荣丝绸夏布坊”,丝绸和夏布却缺乏销路,一直没能做大。如能跟傅盛才这样的商人联手,生意就可以做大。那“小荣丝绸夏布坊”是自己喜爱的常光莲在管,不就是帮了她的大忙了么!越想越高兴,就与傅盛才击掌相约,一月之内,他定带丝绸、夏布来让他验货,看中了要,否则作罢。傅盛才半信半疑,还是应承下来。吃饭间,说到移民之事。傅盛才道:“我们湖北麻城来川的移民最多。”赵庚弟说:“倒是,不是就有说湖广填四川的嘛。”傅盛才笑:“其实,广东、广西在元代也属湖广行省管,人们所说的湖广也包括了两广的移民。我们麻城呢,一是离重庆近;二是移民的历史久远,元明时期就有大量麻城的移民入川;三是张献忠在鄂屯兵时间长,他的部下不少都是麻城人,他失败后,一些人就隐姓埋名留在了四川。啊,对了,两广的移民里还有不少客家人呢。”赵庚弟点头:“客家人很能吃苦,很能干。”傅盛才颔首。
二人吃罢饭,路过一条弯拐的小巷,看见一座气派的府邸,有官兵把守。傅盛才说:“这是按察使副使赵宗的府邸。”赵庚弟听父亲说过,现今省里的赵宗原先做过荣昌县的知县,是个大贪官,就朝那衙门啐了一口。傅盛才笑:“看来,你确实不喜欢当官的,我也是。”他就多次被赵宗敲诈过,也朝那衙门啐了一口。二人皆笑。
赵庚弟返回“赵家大院“时,一家人都祝贺他凯旋归来。姑婆赵秀祺少有地笑,把县里派人送来的大红喜报展开给他看,说他为赵家增了光,考中了亚元。他没有看见母亲石淑英,才知道母亲病重,已经滴水不进,赶紧去看望母亲。
躺在床上的母亲说不出话,看着他淌泪,她是因为赵燕被活埋而倒床的。
他急了:“咋不找大夫来看,这不是让我妈活活等死吗?”父亲赵书林哽噎道:“找了的。”吴德贵插话:“小少爷,县里最好的大夫刚来看过,说是,说是夫人已无药可救了。”二妹赵莺依到他身边哭:“哥哥,你为啥子这时候偏要去考试?你为啥子不早些回来?否则,姐姐就不会死了,妈妈也就不会倒床了!”“啥子?我赵燕妹妹死了?”他脑子嗡然发响,“赵莺,你莫乱说,我走之前她还好好的,是你姐妹俩有说有笑送我到十里长亭的。她,她咋就死了?”赵莺哇地大哭。他拉了父亲问:“爸爸,赵燕真的死了?”父亲落泪,摇头无语。姑婆来了,目无表情:“庚弟,你妈现在病危,你咋还在这里哭喊。”对赵莺,“莺儿,莫哭,莫哭,啊!”他心里惶然,看见母亲长长抽气,双目圆瞪,嘴唇翕动,身子拉直,仿佛在倾力呐喊:我的女儿,我的赵燕,为娘陪伴你来了……人们都惊惶得手脚无措。父亲颤抖手到母亲嘴前,感觉不到半点气息,雨泪滂沱:“啊,天啦,淑英,我的淑英啦,你咋就走了啊……”全家号啕。
福兮祸所依,他万没想到,自己中榜的福事会伴随来母亲的丧事。
全家上下都披麻戴孝,连日哀伤。按照丧礼程序,姑婆赵秀祺要求要把丧事办得尽善尽美。母亲断气后,他和赵莺和下人皆跪哭。妹妹赵莺为妈妈的遗体沐浴更衣。摆设了灵堂,灵堂里放置了母亲石淑英的灵位。停尸床下燃放有“过桥灯”。同时,讣告亲友、同僚。姑婆让吴德贵备了酒肴接待祭奠者。请了端公做道场。安葬的前一天,合家举哀,行家祭礼。择吉日土葬。进行了送葬、哭拜、垒土、辞坟仪式。葬礼中,使用了铭旌、魂帛、题主、楮币等丧葬用品。宁徙也带了儿女们来吊孝,被他姑婆拒之门外。
这套程序下来,赵家人均感累乏。
姑婆这才对他详诉了赵燕的死因:“……庚弟,听姑婆的话,赵燕她这是自作自受,是罪有应得,像她这种败坏家风的人,是不能悼念不能进赵家坟山的。”他听后悲憾万分,怒道:“姑婆,她即便是有错,也不至于死罪呀!天啦,作孽啊!”朝父亲怒吼:“爸爸,你咋对你的亲生女儿见死不救?你就忍心让她被活埋?为啥?你为啥?”父亲木然垂泪:“儿子,都是爸爸的错,都是爸爸的错啊!”“错错错,一个错字就可以抵一条人命吗?我赵燕妹妹是多么好的一个人,她还好年轻……”赵燕和赵莺都是他喜爱的妹妹,不想,赵燕就这么走了。他气恨起宁徙和常光圣来,是他们害了赵燕。又静心想,这也不能怪他们,自己不是也跟常光莲相好么。心里发悸,难道自己也会走妹妹赵燕的路?不,不会的,不可能!我赵庚弟敢爱敢恨,我就是要娶所谓仇人常家的女儿为妻,大不了远走高飞,离开这个晦气的鬼气的家!
他茶饭不思,全家人都着急。
姑婆来看他:“庚弟,我的乖乖侄孙儿,你这样不吃不喝,不是让一家人都不安么,你是要气死姑婆呀!”老泪纵横。他失神道:“姑婆,我听说常家人也来为我母亲吊孝了,你为啥子不让人家进门?”姑婆说:“你知道的,我们赵家订有家法,赵常两家永不往来,永不通婚!”他唉唉发叹。姑婆竭力宽慰,又说:“庚弟,你母亲的丧事还没有办完,还有回煞、七七等仪式,她断气后的二十天和二十九天还有两次回家,至期我们全家都要避之。到一百天时,还要设‘百日斋’,做‘烧百期’。你是我们赵家唯一的男孩,你不为姑婆我着想,也总得要为你母亲尽孝道吧。”他听了姑婆这话,才猛然想起一月之内要向傅盛才交丝绸、夏布验货的大事,急了,说:“姑婆,侄孙儿就听您的话,吃饭就是。”心想,一定要尽快去找光莲,把这件大事告诉她。
次日黎明,他让赵莺带路,二人偷偷出门,穿过空无一人的万灵寨老街,绕道登上前山,走过那座白塔,来到活埋赵燕的地方。那地处当时是填平了的,此刻里垒起了一座土坟。赵莺说:“哥,是我偷偷带了光圣哥来垒的这坟,没敢立碑文,怕被祠堂的人铲了。”土坟前有未燃尽的香火。赵莺说:“定是光圣哥来过。”兄妹二人在赵燕的坟前焚香祭奠,他泪水流淌:“燕子妹妹,你死得冤啊,哥哥和小妹来看望您了……”
之后,他独自走过大荣桥,看了看桥下那白银石滩,想到巧儿与赵六、赵燕与常光圣的生死情,更决心要娶光莲,他一定会保护好她的,他俩一定会相爱相伴终生的。他这么想时,晨辉洒落到白银石滩上,泛起银辉,煞是好看。脚下来劲,快步下桥,匆匆赶往“小荣丝绸夏布坊”。
“小荣丝绸夏布坊”里一片忙碌,常光莲正在检查男女工们制作的丝绸和夏布,叮嘱说:“一定要下细些,质量不好是卖不出去的。”他在门口探头,常光莲看见,立即出门来。他俩去到后山林里。常光莲哀哀地:“听说你高中了。”他答:“算是吧。”
都哀叹赵燕的悲惨遭遇。
他说了结识商人老板傅盛才之事,说了为他提供上好的丝绸和夏布之事。常光莲听后好高兴:“好呀,这是好事情!”二人合计,是送样品去还是送一批货去,最后决定认真挑选,就送一批上好的丝绸、夏布去,如果傅盛才看不上,就自己在成都贩卖。倒犯愁起长途运货的事来。
常光莲说:“这么好的事情,可千万莫因运货之事耽误了,我去找妈妈想办法。”他惊问:“去找你妈妈?”他俩一直偷偷相好,两家的大人都不知道,“我们赵常两家是冤家,又逢赵燕刚冤死不久!”常光莲乜他道:“我妈可不像你们家的大人,她开通得很,她从来都不想跟你们赵家结怨。”拉了他走。
宁徙见女儿光莲领了赵家大儿子赵庚弟走来,心惊肉跳,怎么,他俩又要步光圣和赵燕的后尘?疲惫的常光莲嚷着肚子饿了,她赶紧让桃子端来午饭。她坐上首,常光莲和赵庚弟分坐两边。光莲嘴快,把她和赵庚弟相爱的事一气说了。她愣了,天啊,难道真如那老话所说祸不单行?赵燕的离去已使她伤透了心,可不能再发生这样的悲剧了。看着大口扒饭的女儿,她心好痛,丝绸夏布坊的事情都是光莲在操办,成天里好辛苦,有时连饭也顾不上吃。她怎么也没想到,一向温顺的女儿早就在谈情说爱了。唉,真是冤家啊!她长叹气,看两个年轻人,目光里饱含怨艾和忧伤,对赵庚弟说:
“庚弟呀,我们老一辈人所谓的冤家之事,实在是不该由你们年轻人来延续。老实说,我是真诚希望我们常赵两家和好如初的。”
赵庚弟感动:“常妈,我也是这么想的。”
她为赵庚弟夹菜:“唉,万没想到,赵燕为此付出了性命!”
常光莲吃菜:“妈,只要你不反对我们好,我们啥子都不怕!”
她没有答话,是呢,这两个孩子是般配的,都不小了,只要是真心相爱,有啥理由反对呢。她这么想时,赵庚弟说话了:
“常妈,我爱光莲,铁了心的。我不会像我妹妹赵燕那样由随他们处置,我爸爸和姑婆要是反对,我就离开那个家,过来当上门女婿。我会一生一世对光莲好,我相信您不会反对的。我和光莲说好了,我们就是要结婚,我们要向所谓的家法、族规抗争,要让赵燕妹妹的在天之灵得到慰藉!”
她听着,两眼潮润:“你们快吃饭,多吃些。”对赵庚弟,“常妈我呢,是不会反对的。常妈只希望你们好,希望你们能为常赵两家搭起一座和好的桥。不过呢,毕竟是婚姻大事,庚弟,你还是要给你爸爸和姑婆说好,求得他们的许可。”
赵庚弟连声应承,大口扒饭。
饭后,三人到堂屋里喝茶说话。她听庚弟和光莲说了运送丝绸、夏布去成都验货的事后,感叹两个后生聪慧、能干、果断,做事情就是要这样。
“庚弟,你说那个老板叫傅盛才?”她问。
“对,叫傅盛才。”赵庚弟答。
“是湖北人?”
“是湖北人,一口湖北话。”
她心浪起伏,欣喜又犯疑,喃喃自语:“未必是同名同姓同籍?不,不会的,不会这么巧,应该是他……”
“妈,你说些啥呀?”
她就一五一十说了她和光莲爸爸与傅盛才早就相识相交的事情。常光莲和赵庚弟都高兴,都说这样更好。当年,常维翰在狱中对她说过傅盛才被捆绑进川的事情:“啊,庚弟,傅盛才有没有对你说过他被捆绑进川的事情?”赵庚弟点头:“说过,他憎恨官府。”
她激动了,心浪翻涌,对的,去成都,去见傅盛才!她这么想时,计上心来,有办法运货去成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