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排行榜
免费
完本
账户
我的书架
追书
正文 第一章 初嫁秭归县,农场显身手 第二章 承包三分地,贷款改梯田 第三章 首获万元户,家庭遭变故 第四章 离乡避人言,来到枝江边 第五章 失落草埠湖,投入打水漂 第六章 巴东扣种苗,错过推广季 第七章 莲沱找着落,师徒共事业 第八章 育苗有成效,生活颇安逸 第九章 师父立威名 四处发成果 第十章 突遭他人陷害,柑橘苗遭封锁 第十一章 成果遭剥夺,负债离莲沱 第十二章 破屋又漏雨 一晃又两年 第十三章 母女仍坚守 师父报喜讯 第十四章 前往云安去,母女同遭罪 第十五章 嫁接新经验 往返渝鄂间 第十六章 路过峡江港、农民诉真言 第十七章 放下富日子,来到移民田 第十八章 结识知心人,改造老果园 第十九章 化缘筹资金,为民打水池 第二十章 初一大会战 修通致富路 第二十一章 进驻大市场,销售有出路VIP 第二十二章 试水种洋芋,开创试验田VIP 第二十三章 打造沼气池,致力无公害VIP 第二十四章 开办学习班,科学化种田VIP 第二十五章 组建合作社,迈入致富年VIP 第二十六章 申报生态县、为民作贡献VIP 第二十七章 改观乡村貌,产业上规模VIP 第二十八章 因断他人财、组织遭破坏VIP 第二十九章 相遇南霸天、心境大改变VIP 第三十章 科委立项目,七星搞试验VIP 第三十一章 生态立体化,示范连成片VIP 第三十二章 政府搞精简,试验被中止VIP 第三十三章 自立新门户、培育柑橘园VIP 第三十四章 梨花山下忙,果园被贼惦VIP 第三十五章 养殖维生计,继续试验田VIP 第三十六章 移民大开发 荒山拓成田VIP 第三十七章 盲目种石榴,醉心无土柚VIP 第三十八章 两年无收成,大吐被人骗VIP 第三十九章 校园搞绿化,政策大改变VIP 第四十章 江州吏治严、柑橘笑连天VIP 第四十一章 引进秭归橙,技改新品种VIP 第四十二章 运作合作社 再向成功行VIP 第四十三章 惠民政策多,传艺受欢迎VIP 第四十四章 女儿出阁时,未来更宽言(完本)VIP

第十八章 结识知心人,改造老果园


韩文祥跟着农民们上山观察地形,长良山海拔100米,适合栽柑子。由于缺少科技引导农民守着金山讨饭吃。年迈七十的韩文祥走路不输年轻人,迈年他明显感觉身体器官功能明显在退化,每当早晨他全身不适,耳有些背了,眼有些花,膝盖明显没力还有老腿,尚有名医指点,要他每天早起练习五禽戏,一天三遍烫:烫耳根,手腕,膝盖,眼睛,坚持多年后,耳不背,膝盖也不疼,眼睛变好使了,来到长良山更让人刮目相看。


“不错,这是一片好地啊!小邹,你看这儿可以搞个立体开发,山腰栽果树,山顶搞高山蔬菜,山脚搞养殖,既可以连片种又可以获得三丰收啊!”


“蓝图是美好的,关键还是入运作啊!韩老师你当真决心下来?”


“五年大变样,我那时可以完全退休了。”韩文祥又一次要推迟自己的退休时间了。五年之前他本可以在莲沱退休,不料写论文卖苗子让对手给黑了,他不甘心躲进四川搞““借母怀胎””试验,五年之后成功了,因为陈无漾几句话他觉得柑橘科研之路不能这样结束,他希望在有生之年可以实现一树多果的宏伟目标,这是中国柑橘种植业的一片空白;他要和邹林音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


“我看未必,韩老师你是有追求的人,不可能中断你的研究。”邹林音持否定态度。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毛主席教导我们要敢于向未知的世界去探索攀登,作为一名拿国家津贴的老科技服务人我不能因有小成绩而固步自封。”


陈水典真佩服这个老头儿,“要是你们和杨局长见面了,她肯定支持你们干。”


“为什么?”邹林音不解地问。


“她呀,是咱县为数不多的女干部。办事有魄力,四十出头已经是县移民局长。”


这下给两位客人吃下定心丸,陈水典还说如果他们来这片搞试验,他肯定和陈无漾一起参加。邹林音懂得三人成虎的道理,八十年代她和公爹韩老师三家率先改田育苗子,当年干出大动作,后来群众才纷纷效仿他的改田育苗。村主任带头干,县移民开发局支持这事肯定能办栽。


乡亲们劝他们多休息几天,杨局长出差了。韩文祥认定这事他决心花钱在 建果树基地,争取国家政策扶持。治水是为用水,水是万物命脉,处理好人与水的和谐关系,享受立休生态乐园,这是他想在有生之年实现的愿望。


两日之后,杨局长从省里开会回来。听说白池村引来贵客,她万分高兴,匆匆乘船抵达白池村,邹林音不敢相信站在自己眼前的正是峡江为数不多女局长——担任峡江县移民开发任务的移民局局长杨秀玲。一副女强人的做派,客气的招呼来客。


“邹老师,韩老师,咱峡江县是个穷地方,经济在四川省垫底,半数以上的老百姓还未脱贫。你们是否做好来吃苦的打算?”


“我活到这个年纪什么苦我没吃过?我是不忍心农民兄弟姐妹们到了二十一世纪还过着苦日子。这几年我们在云安为老百姓献计献策,40岁以上的人没人外出打工了。大家都种柑子发家致富了。”韩文祥自豪的说,并从皮包里掏出各路媒体采访他的新闻结集,这是最有说服力的。


杨局长认真地翻看着关于他们的报道,云安近万成市有广阔的市场。峡江处于川鄂两省交界位于四川最东端,守着一江水过着清贫的日子。除了亟待开发的小三峡没有什么地利优势和兄弟县相比。“原来如此,您就是往返川鄂的专家,来我们峡江,我们热烈欢迎并大力支持。”


“有杨局长这句话,我邹林音没白来峡江了。”邹林音心头一热,这么多年她走到任何地方从没有哪方地方官员主动答应支持工作的。


“你严重了,看邹老师年纪也不过三十好几岁嘛,孩子在哪上学。”


“哦,送回我娘家神农架读书。我没时间照顾她学习,她爸在船上工作,一年上头遇不上几回,我呢从事柑橘行业,热爱这项工作干了十几年了。”


“不简单,如果你选择当干部未必有你今天的成果,报纸上都有你带领妇女们种植柑子的事迹。”杨局长过目不忘,知道邹林音也是了不起的人。


“本来我有机会进政府工作,因为看上香溪轮渡条件好,出门坐船,还有柑子、种植、嫁接。后来嫁到香溪,一直做这项工作。”


“韩老师,我想听一下你的发展思路。”杨秀玲说


韩文祥开怀畅谈:长良山是块好地方,处于阳坡,山下是大宁河支流,周边山地开阔,可以发展生态立体农业。万事开头难,决定先发动几家农户改造老果园,几个月之后见成效;第二步大量引种,种植脐橙,同时发展高山蔬菜提供县城销售。最后成立柑橘合作社,市场化运作,实现供产销加工,联动经营。借助三峡大坝建成立后发展农业观光业,带动老百姓发家致富。


“这个主意不错,移民开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程,良田被淹水下,山上不毛之地,现在要让移民有田种有饭吃能致富,柑子是我们老品种,现在不结果因为缺少科枝引导。如果真心来发展,我保证为两位力排万难,全程服务。”


商定此事,邹林音与韩文祥搬家。邹林音收拾了自己的衣服,家具一样都带不走。都是成都实木家具,现在可惜了。韩文祥则带了好几箱子,一箱子衣服,两箱子笔记。这些是他从种归老乡,一直陪伴他的宝贝。记录了他五年的故事,记栽着一代柑橘人的悲欢离合,今天他要离开这个给他带来好运的地方,是云安老百姓和地方官在他落难的时候给了他莫大的帮助,云安柑橘种植业发展起来了,他的一个心愿也了结。前行的峡江离老家近些,同时条件更艰苦。


“老师,你两箱子书本舍不得丢啊!”村干部送行时候说


“我是爱书之人,自然走到哪 里放不下这些。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没有这些,我哪有本事引导他人种地啊!”


“那是,那是。韩老师往后有时间常回来玩啊!”


“好的。”韩文祥应答,他知道前行的路更沉重。三峡移民是项功在当代, 的民心工程,不光是迁移几十万人的政绩,它需要千百万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他知道自己身肩重任,给封闭的白池村带来新技术新思想。让大伙能安居乐业,为政府分担忧愁。


船行驶得很快,半天到了峡江港,他们又派人送到内溪码头;坐小船进白池河,村主任陈水典帮他们找了一户房东,房东到外地打工多年未归,房子由他大哥照看。她没收租金,有人打理他的房子不至于让房子这么倒掉。


安顿好住的,邹林音按照韩文祥的嘱咐从种归收购枝条两万枝。由移民局报销费用。按照约定,头一批嫁接他们不收费,今后嫁接枝条每支一元,嫁接人工费是每枝5毛钱。对外面来说这算不上什么,但对于尚未脱贫的老百姓来说这不是小数目。出于推广需要,邹林音答应不收人工费,果园丰收送她柑子吃。


枝条购回之后,杨局长还亲自参观她的手艺。“邹老师不简单啊,这种嫁接方式,我可是只闻其名,不见其实啊,成活率高不高啊?”


“那要看谁操作,是我嫁接成活率超过百分之八十,其他人能活到一半不错啦!这是咱师父独创,别人学不来。”


“真有福气,有这样无私的师父传手艺给你。”


“没什么,韩老师后生都有出息儿子是地区干部,女儿是高中教师,他的手艺没人继承,正好我悟性好,于是跟他学到现在,韩老师能说会写,技术了得。这样的人走到哪儿都受欢迎。”


“不错。我听老百姓口气都挺喜欢他的。邹老师你和韩老师常年在外,不怕哪天他死了,他的家人找你麻烦。”


“人老了,哪有不死的,他早和儿女们断绝关系,说来韩老挺可怜的。老了还不忘为国分忧,为民服务。看到农民穿草鞋,他心里过不得。宁愿自己辛苦点也不希望一方老百姓长期贫困。当年是他主动从华中农学院引进美国脐橙,使 秭归成了国内知名的脐橙之乡。是他带领我们改田育种,从而改变香溪百姓单靠 果园结果子赚钱的历史。我们通过改田,在八十年代成为万元户,是他在云安搞试验,从而改变柑橘嫁接的固有模式,提高了果树的经济效益。”


“这个最了不起,我听说用芽接三年之后才能挂果。枝接则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挂果。我相信今年九月你们嫁接到明年11月可以挂上果了。”


“好方法也只有韩老师想得出来,我呢有想法赚钱在技术探索赶不上他。做实事还行,搞写作创新不行。”


“你又谦虚了。听他说你有好想法,有市场眼光。不是你给他找搭档,他一个人也干不了这么久,按理说他在云安成功了可以告老还乡,可他没有退缩,还是来到峡江啊。”


邹老师说,韩老师的品质可贵,这正是多年追随的原因,他以一个老党员的的热忱,七十之后还活跃在农村一线内老百姓献计献策。由他来担任白池村扶贫开发工作,不出五年白池大变样。


邹林音娴熟地操着切枝刀,划开一条口,将枝条插入切口,然后用塑料布将枝条和红桔枝桠绑在一起,这样完成一个枝头的嫁接,有些树很高她还得爬上去,韩文祥只作枝术指导,他是没法子拄着拐棍爬树。遇上小树邹林音还可以站着嫁接,大树则必须爬上去。她干活引来不少农民参观,大伙都在想还有这种方法嫁接啊,不愧是远来的和尚念好经。本地农枝站那些专家从没给过老百姓实际指导,有人想学,问她:“邹老师,我当徒弟咋样?”


“好哇!今后我要专门在白池村办培训,大家都会嫁接是好事。”


“邹老师,你不怕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啊,我们学会了,就不怕…”


“哈哈,这个我们从不担心,云安 种柑橘的人大多会嫁接,我们还是没有饿死啊?不光没饿死,还过得很好,嫁接只是柑子树种植一个环节,施肥,育种,病虫防治,销售加工,每个环节都要人操作。我和韩老师能承揽所有的活吗?不能!我们都是有分工的。”


“都说湖北人狡猾,从邹老师,韩老师这儿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看法。”


“再好的地方也有坏人存在,再乱的地方同样好人占多数。人的品性不是地域决定的,而是个人修养社会环境影响的。”


“邹老师 你是走南闯北的人,我们有对不住的地方望多多担待。”


“我喜欢和农民打交道,直来直往从不绕弯子。倒是那些喜欢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我是深恶痛绝的。”


两万枝条用了七日才嫁接完成,韩老师则忙着操作来年的规划。他想借助三峡移民东风,搞农业生态立体开发。忙着和峡江县各部门打通人际关系。经过杨秀玲向众多部门推荐秭归专家,他渐渐摸清各取能部门的位置方便今后办事。


冬天是漫长的,邹林音显得无聊,女儿燕娓有两年不在身边,神农架的积雪漫过膝盖。此时的燕娓正坐在教室听课,她的双脚冻得发紫,教定没有暖气,同学们都有家长做的保暖鞋,而自已寄居外婆家每半年母亲打钱回来供她读书生活。


每到周末,她禁不住自己思念母亲的情绪,定会嚎嚎大哭,外婆心疼她,也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回来照顾外孙女。这天燕娓很冷,上课时候哭起来了,老师问她怎么了,她说太冷了。有同学主动将自己的保暖鞋送给她穿,尽管她们也很冷。


当然她也恨母亲为了事业将她甩在一边,她觉得和母亲没啥语言,因为自己从小到大,母亲没带她几年,她的童年是由几个不同的地方拼凑而成。但是母亲有她的苦衷,她不想女儿随她改嫁而受到夫家的轻视。再说像她这样有事业心的女强人一般男人只有佩服的份儿,绝不敢娶她的心。


那年邹林音没有弄到钱,自然没有回神农架看女儿,学费也没有给。吴燕妮外婆和幺舅商议万一林音不在了怎么照顾燕妮,这一切被燕妮听到。她以泪洗面,虽然她没有父亲心疼但在这些深山里的亲戚都为她付出心血。这是她一辈子难以忘却的事情。


杨局长来白池村和邹林音谈心,她告诉邹林音马上峡江要脱离四川省,与万成地区一道异入江州市,江州市直辖的消息早在川内炒得沸沸扬扬。“江州升级,我们峡江有奔头啊。以往四川地广人多,根本顾不上我们这些边地发展。江州升级,中央肯定有更多的政策出台,扶持我们发展。”


“是个好消息啊,以后杨局长可是要升迁哦!”邹林音恭维道.


“我一个女同志,姐弟七个都在峡江,我老公也在政府上班。我们是不会离开峡江的。倒是那些外来干部可以步步高升。现在提倡干部年轻化,知识化,我们这些从知青走出来的一辈人错过学习机会。只求本职任上做点对得起老百姓的实事心满意足。”杨秀玲实心实意地说。


“女人啊,无论事业做得多好,终归要回到家里,千百年来都是如此。总不能让大男人成天围着灶台转吧。我最看不上那围着灶台转的男人,没出息。”


“呵呵,我老公会做饭。本职工作也干得不错,有时间带你到我家做客。”杨局长笑道,确实她老公从师范出来教书,到现在还没有提起来,或许看在她的面子上任教育局督学。


“好,哪天我到县城一定来找你!”邹林音为自己的失言颇为尴尬.


“就这么说定了。”杨局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