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排行榜
免费
完本
账户
我的书架
追书
正文 第一节 爷爷奶奶的故事 第二节 一座山的火锅 第三节 崇因寺的涅槃 第四节 白市驿的情怀 第五节 一个男人的世界 第六节 灵魂工程 第七节 琴痴琴痴 第八节 红领巾的初衷 第九节 九龙的又一名片 第十节 尾声韵律

第三节 崇因寺的涅槃


我为了能够在同学聚会前去我童少年的故地回望,所以提前二天来到重庆。第二天我刚刚起床,司马茹就开车来到我下榻的宾馆。她兴高采烈地对我说:“今天去白市驿那条小河吧。”


“我想应该先去新华路吧,那是我奶奶第一天到重庆的地方。”我回答。


她好像明白了我的心意,就说:“好的,这两天我都听你的行程安排。”


想去新华路还因为爷爷和父亲曾经在那里工作。我记事起,那时候新华路上,不但有中国银行和美丰银行大楼,还有人民剧场、工人电影院、青年宫、露天电影场和游泳池。那时候只要有露天电影,父亲就会带我去看电影,我就会在那里玩个够。那里有我太多的记忆。


“到了。”司马茹突然把车停在路边,我一惊从回忆中醒来。


“到哪里了?”我懵懵懂懂问道。


“新华路。”司马茹说着就走出车子,我也跟着出来。


新华路原名大梁子,是金碧山的山梁,是山城内的制高点。站在这里,眼界所能看到的下半城和长江南岸诸山尽收眼底。金碧山则作为城市基石,把一座山城托举起来。


眼前新华路,密集地排列着农业银行重庆分行、民生公司总部大楼、轨道一号线小什字站、东水门大桥,以及联合国际大厦……


随后抬头看见几个醒目的大字:重庆饭点(原国民政府财政部旧址),紧挨着这个建筑旁边,我看见曾经为陪都时期高档建筑之一的那座熟悉的、高五层坐东朝西的中国银行大楼,那具有中国古典建筑特色的屋檐下的斗拱,仍然把这个建筑修饰的很温馨。


我抬头不觉肃然起敬:这就是赫赫有名的中国银行大楼,我爷爷他们在抗战时,随中国银行总管理处迁移至此后办公的地方。父亲在爷爷平反后,也在这里工作了几年。


我不觉又感慨起来,想着人的一生,总会有一些事情、或者地域变迁等等,会影响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会牵扯着丝丝缕缕的情感和牵挂永世不忘。难道这就是任何人无法摆脱的故土乡情?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对故土的思恋和情结?那是会永远铭刻在心而不被忘怀。


我转过身,往前走了几步,在中国银行斜对面看到了美丰银行旧址。它是坐西朝东的七层楼房,正好是和中国银行反向的,它曾经是重庆陪都时期首屈一指的最高楼。那有圆柱式的外墙轮廓,加上窗楣上的工艺线条,外观丰满而具有立体感。只是眼前的原本红色的墙面已经被贴上灰色瓷砖,一二层黑色花岗石贴面也已经陈旧稍色。八十余年风风雨雨,至今依然巍然耸立于新华街上,虽然周围的摩天大楼让它有些压抑,但是仍然不失古风的落落大方。


新的摩天大楼让我感到陌生,然而这些遗址却温暖着我的心,好像在把我拉回记忆,我有些惆怅。


“嗨,姜渝生,还记得春天,几乎每年老师都带咱们去人民公园春游。”司马茹突然笑着问道。


“当然记得,还记得在公园里同学们一起玩官兵捉强盗的游戏。哈哈。”我激动起来。


“走,离这儿不远。”司马茹不等我同意不同意,一个人往前走去。我跟在她后面,沿着新华路一起往东走去。


小时候觉得人民公园很大很大,眼前却觉得这么小,不过很幽静,是闹中取静的难得地方。园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人民公园位于一个斜坡,环山道路与石级阶梯蜿蜒曲折、纵横交错;花坛、绿化带、亭廊。已经不是以前的模样。


“哈哈,这就是当年同学们最好玩的“耍坝”。那时候的草地多么大,同学们奔跑追赶的疯狂,好像走不到尽头似的。”我说道。


“那是你现在眼大了。再小,也是咱们重庆最早的公园,有将近百年的历史了吧”司马茹挑衅似地说道。


不觉来到九三学社纪念碑前。重庆是九三学社的发祥地,纪念碑落成于2005年8月22日,由九块红色花岗岩石料拼接组成,正面刻有“九三学社成立旧址纪念碑”。“你知道为什么碑长为9尺3寸,高5尺4寸?那是九三学社和五四运动成立或者发生事件的时间。九三学社是1945年9月3日成立于此。”司马茹自问自答地说道。


“哦,是为了体现弘扬‘爱国、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吧。我大哥就是九三学社的一员,以前听他说过,九三学社是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政党。”我加强语义回答道。


我们几乎把人民公园走了一圈,不觉来到人民公园北门。


记得在人民公园北端有一个文化馆,我们从北门出来,就往文化馆走去。文化馆背靠陡峭山崖,那陡峭山崖上正是大梁山所谓的“金碧流香”瀑布泉水涌流之地,然而现在已经没有瀑布泉水涌流下来。水没有了山仍然在,于是我们一边聊天一边沿着坡路往上走。上午11点时的太阳,把冬日寒气全部扫去,阳光明媚,沿路冬日里色泽深谙的绿叶,依然让人心情愉悦。


忽然传来一阵清脆悦耳的朗读声,在这静谧的天空中飘绕。我和司马茹停步站立对视起来,都被这天外之音给电到了。正如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所描述的: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


也许两个人的头脑里都在演绎着各自想象的画面,也许心有灵犀一点通,都领会了大诗人给我们展现的情景,屏息静气地听了一会,突然不约而同地相视而笑,笑得止不住,笑得前仰后合的。是的,那朗朗的读书声,太熟悉了,太亲切了,好像我们就在其中朗诵一样。怀念童稚在这一刻开始。


“本来带你抄小路过来,是想给你一个惊喜。知道吗?那上面就是重庆市25中学,也就是早年的崇因寺。”司马茹说的平淡,我听得却是激动不已。


“啊,是吗?太感谢你这个导游。哎,这一刻,我感觉父亲就在课堂上课,在朗朗读书。可是我又听见奶奶的声音,奶奶在哭,在寻找姑姑。”我好像要哽咽起来,就像我刚刚看到中国银行一样。我感觉生命的轮回,感觉有一棵树破土而生,扎根在这土地上,盘根接措地据守着这片曾经苦难的土地。


终于站立在重庆市25中学门前,这个在崇因寺遗址上建立起来的学校,是和我的家息息相关。顶礼膜拜,我取下帽子,也不觉重庆那潮湿阴冷的寒风吹来。


这时放学时间已过,我和司马茹走进学校,校园很宁静,我们漫步在操场和教室之间。我的心,不知道是什么滋味,酸甜苦辣?伤感?沉重?在这块土地上,有祖国的血和痛,也有我家族的血和痛,爷爷奶奶的儿孙是不能够忘记的,也不会被忘记。


“哪怕这里今后建起一座宫殿,一座金銮殿,那和曾经在这里的崇因寺有什么关系?那曾经的崇因寺的光辉,怎么可以被金銮殿取代?历史记载的这片土地永远是崇因寺遗址。那么在这里流过的血,也仍然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干涸。”我自言自语地在心里和自己说着话。


在学校操场正中心我停下脚步,面对那蔚蓝色的天空我仰头说道:“爷爷、奶奶、姑姑,我来了,我没有带着眼泪而来,我是寻根追踪来了。这里永远是我们家族的故土,故土怎么会被遗忘?你们怎么会是孤独的?你们每天不是听青少年们在这里朗朗的读书声,那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栋梁。你们不是每天看着这片土地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变化,再变化,这儿总是我们的根,孙儿都会寻根到这里,不会忘记这片土地。”


说完,我从包背里拿出一小瓶酒,打开盖子,我用酒盖当做酒杯,斟上酒,向天撒去三杯,再低头给脚下土地洒了三杯酒。


走出学校,我并没有难受,而是有一种豁然,好像自己变成一个有根有底的人,好像我的人生信念更加坚定。


这天晚上司马茹带我去了纪念碑,还有洪崖洞,在那里吃了辣丁鱼火锅。


到处都是巨大的变化,好像很陌生,又感觉新奇和亲切,甚至有一丝骄傲。因为这是我的故土故乡。